本頁位置:首頁 > 投資學習 > 基本面知識 > 從地緣政治看印度為什麼不如中國(上)

從地緣政治看印度為什麼不如中國(上)


作者:管理員 來源:鑫匯寶2018-11-21 【字體:

中國和印度在錫金(印度)-亞東(中國)邊境爆發衝突,“龍”與“象”的較量也被全方位多角度地解讀。今天,庫叔分享一篇從地緣政治角度出發的分析文章,作者溫駿軒將中國內部諸板塊與印度進行一一的對應比較,發現了十分有趣的差異。

其實自1962年中印戰爭之後,兩國在邊境線上的小規模衝突可以說一直就沒有斷過,隻不過不一定都見諸媒體罷了。然而這一次的衝突,倒的確有些不同。原因在於,中印兩軍對峙的那片麵積約1000平方公裏的土地(洞朗地區),印度本身並不是當事方。真正的爭議雙方,是中國和不丹兩國。印度之所以自認為有資格出頭,是因為不丹的外交、軍事事務完全交由印度處理,經濟上亦嚴重依賴印度,甚至因此沒有和聯合國安理會的五大國建交。

中國和印度是不丹僅有的兩個鄰國,並且是兩個有矛盾的大國。可想而知,不丹的處境有多麼的尷尬。從不丹的角度來說,將自己的命運交由一方,而與另一方為敵是非常不明智的。這些年儘管沒建交,中、不兩國的關係還是很不錯的,甚至有解決邊境爭議和建交的可能性。對於這種情況,印度顯然是非常不願意看到的。這次與其說是印度為不丹強出頭,倒不如說是逼迫不丹明確表態站隊。

世界上有五個可以參與全球競爭的一類地緣政治板塊,包括有:美國、俄羅斯、中國、歐洲(不包括俄羅斯部分),以及印度。蘇聯解體之前,美、俄這兩個分別代表海洋、大陸勢力的前超級大國,是世界地緣政治舞台的主角。冷戰之後,除了中國逐漸成長,印度作為歐亞大陸的另一個邊緣國家,一直將中國視為競爭對手,也已是個眾所周知的“秘密”了。

說到中國和印度,可比的東西的確很多:都是文明古國,人口都有十幾億,都被列強入侵過,現在都在複興階段……總之比下來無非有兩種觀點,一種是認為印度前景好,一種是認為中國後勁足。印度人認為他們前景好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是他的地理位置好,兩麵靠洋(跟美國多像啊),而中國很難衝出第一島鏈。不過從印度本身的位置及周邊地緣政治環境來說,卻存在無法彌補的短板。這使得印度在與中國的競爭中,注定要承受更多的壓力,包括直接來自中國的壓力。

1.jpg

中美印海上戰略示意圖

縱觀曆史,我們會發現中國和印度在20世紀初的地緣政治狀況有很多相似之處。先來看看中國的情況,中國曆史上中央王朝直接控制區大體在長城以南,東北方向的“東北平原”,北方的“蒙古高原”,西北的“西域”,西部的“青藏高原”,一直影響著中央王朝的穩定。中國強盛時,這些地方可以采用羈縻、朝貢的方式加以製約。一旦衰弱,居於其上的馬上民族便有可能覬覦中原。當某個馬上民族入主中原並融入華夏後,新的部落和威脅又開始在上述邊緣地區滋生,如此周而複始。

現在上述邊緣地區大都納入了中國的領土(外蒙古地區除外),中國的國防線得以大幅度推進,中央集權力也得到極大加強。客觀上,如果從實際管控的角度來說,中國的內部地緣政治狀況,是兩千年來最好的時候。

從外部環境來看,曆史上中國最大的威脅一直來自於北方,即使在海洋成為全球博弈主戰場之後,這一戰略威脅也並沒有被削弱。在遊牧勢力被工業革命的力量碾壓殆盡後,俄國成為了中國在陸地方麵最大的壓力源。當然,工業技術也讓人口占優的中國,有機會積蓄更多的力量並反製北方(現在就是這種情況)。有鑒於此,蒙古國、中亞五國作為中俄兩國之間的緩衝國,客觀上為中、俄兩國建立互信奠定了基礎。以至於建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背靠背”式的戰略夥伴關係。

既然中國在內外地緣政治環境上,都比較樂觀,甚至解決了北方壓力問題,那麼一直對飆中國的印度,情況是不是也是如此呢?並沒有那麼簡單。曆史上,“印度”更多是作為一個地理名稱,真正統一的時間非常少。大英帝國在南亞、東南亞的殖民史,反倒給了印度一個整合甚至擴張的機會。隻不過在上世紀中葉,全球迎來民族獨立潮之時,完全被動依賴前宗主國制定整合原則的印度(不同於中國的主動爭取),並沒有機會將自己的邊境線,推進到一個安全的程度。

不管印度當時到底有多大機會做到這點,將英國控制下的南亞地區,包括曾經劃入“英屬印度”範圍的緬甸放在一起,拿來與中國內部諸板塊(以及獨立的外蒙古)進行一個對應比較,都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由此大家也能夠看到,印度和中國的地緣政治環境,最終呈現出了什麼樣的差異。

1、巴基斯坦—西域。從地理結構上看,巴基斯坦的核心區是印度河流域。印度河也是印度文明的起源之地。然而曆史上,印度河流域一直處在印度次大陸,抵禦外部壓力的前線。一支支跨過開伯爾山口的中亞民族,最終使得印度河流域的居民,放棄了印度教、佛教等印度本土宗教信仰,轉而成為了伊斯蘭世界的一員。也最終導致在1947年的印巴分治方案中,巴基斯坦脫離印度成為了獨立國家。

2.jpg

印巴分治前印度國土範圍示意圖

除去與中亞相接的地理位置以外,地理環境的差異也是巴基斯坦與印度漸行漸遠的深層次原因之一。與南亞整體所呈現的濕熱“熱帶季風氣候”不同的是,印度河流域受副熱帶高壓影響,屬於“熱帶沙漠氣候”區。這一環境特點,使之更容易與同樣身處幹熱氣候區的中、西亞民族,在文化上找到共同點。

從位置上看,失去巴基斯坦並與之交惡,意味著印度失去了向歐亞大陸腹地擴張的可能。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在半數居民呈現相同信仰(與巴基斯坦),並且在氣候、位置上亦極為相似的西域地區,建立了受中央政權管控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可以這樣說,如果中國在上個世紀失去了新疆,那麼中國在歐亞大陸腹地的影響力將大打折扣。上合組織、絲綢之路經濟帶等幫助中國西進的平台,同樣難以成型。



免責聲明:此消息為鑫匯寶原創或轉自合作媒體,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倫敦金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