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掃碼下載APP
國際現貨黃金周三(6月7日)升至7個月以來的高位後下跌,美市盤中最低下探至1282.50美元/盎司,周三前美國FBI局長科米向美國參議院提交的書麵證詞提前曝光,證詞被認為沒有大的意外,黃金及日元等避險資產下跌,但政治的不確定性仍然對金價形成支撐,即將舉行的英國大選繼續支撐看漲情緒。周二現貨黃金曾上漲了1.1%,最高觸及1295.97美元/盎司,是自去年1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日內無重大數據公佈。 全文 >>
國際現貨黃金周二(6月6日)大漲至7周以來的高位,美市盤中最高上探至1295.97美元/盎司,漲幅逾1%,金價已運行在1290美元/盎司一線之上,劍指1300美元/盎司。由於美國疲弱的經濟數據,美聯儲加息預期降低,美元和美債收益率跌至7個月的低點。本周四即將發生的三件重磅事件:歐洲央行議息會議,英國大選以及美國前聯邦調查局局長詹姆斯·科米(James Comey)將在參議院見證,對金價也是支撐。日內公佈的4月JOLTS職位空缺創新高,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美國職位空缺在4月增加至604.4萬個,環比上漲 全文 >>
國際現貨黃金周一(6月5日)在上漲至4月21日以來的高位後轉入盤整,美市盤中最高上探至1283.27美元/盎司,金價在1280美元/盎司一線徘徊。上周五公佈的令人失望的美國5月非農就業數據和周末倫敦發生的恐襲事件也對金價形成支撐,但目前金價在突破高點後上漲動能有所減弱,多空爭奪較為激烈,上漲的美元對金價也形成製約。日內公佈的美國數據不佳,對黃金形成一定的利好。數據顯示,美國5月ISM非製造業指數降至56.9,新訂單跌至去年11月來最低;美國4月工廠和耐用品訂單雙雙下滑,表明製造業活動正在降溫。 全文 >>
上周,油市仍被空頭主導,美國原油產量的持續增長及特朗普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等利空消息促使油價創三周新低,整周下跌逾4%;貴金屬方麵,由於5月非農爆出大冷門,黃金創下1個多月來最高收盤價。 全文 >>
在ADP數據表現強勁和美指止跌回升的壓力下,金銀期貨價格周四攜手下滑。另外,當日美聯儲理事鮑威爾的言論鞏固了美聯儲6月加息預期。今晚,本周市場關注的焦點——非農報告將閃耀登場。 全文 >>
國際現貨黃金周四(6月1日)在觸及一個月高點後下挫,美市盤中最低下探至1261.11美元/盎司,盤麵拋壓明顯,但多頭也在不斷反攻,金價仍受到200日均線的支撐,跌幅有所收窄。日內公佈的美國私人部門就業數據ADP增加了25.3萬個崗位,符合經濟學家預期,作為非農就業的前瞻數據,預示了周五即將公佈的非農就業數據將會比較強勁。美國上周初請失業金人數結束此前連續四周下滑趨勢,不過仍然低於30萬。ADP就業數據的強勁使黃金因此承壓。不過,周四特朗普宣布美國將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後,金價一度躥升。 全文 >>
現貨黃金周三(5月31日)持穩上漲,金價震蕩攀升,多頭強力拉升,美市盤中最高上探至1273.80美元/盎司,金價一度站上1270美元/盎司一線。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持續支撐黃金,但因對美聯儲加息的擔憂限製了黃金的漲幅。周三美元兌一籃子貨幣走弱,英鎊反彈,民調顯示,針對下周舉行的議會選舉,會英國執政的保守黨仍然處於領先地位,壓倒了以前的預測。日內公佈的美國4月成屋銷售下滑,因供應趨緊。數據對美元的走勢形成一定的壓制。 全文 >>
自韓國新任總統文在寅上任之後,主張非法部署薩德,一致得到了中韓兩國人民的支持和歡呼。薩德一事逐漸平息。朝鮮還第一時間祝賀文在寅當選韓國總統,加上文在寅對朝鮮主張陽光政策,本以為薩德引起的朝鮮局勢得到了緩和,但是,5月29日,朝鮮又發射至少一枚導彈,美國轟炸機也在之後5小時現身朝鮮半島上空,朝鮮局勢再次引起了廣泛關注,預計朝核會談之前避險資產有望再次笑傲金融市場! 全文 >>
國際現貨黃金周二(5月30日)在觸及一個月高點後下挫,美市盤中最低下探至1259.01美元/盎司,盤中振幅較大,多空博弈較為激烈,美市早盤金價一度接近1270美元/盎司的價位,但未能維持轉跌。在中美假期市場交易清淡的情況下,歐洲的不確定性仍刺激了避險需求。下周即將舉行的英國大選,以及意大利早期選舉前景和希臘債務,這些都將對黃金形成支撐,但日內公佈的數據對金價形成一定的打壓。日內公佈的4月美國個人消費支出和收入均上漲並符合預期,但通脹指標仍未達到美聯儲2%的目標設定;美國5月消費者信心指數下跌,且低於預期; 全文 >>
國際現貨黃金周一(5月29日)亞洲時段盤初繼續在1267美元/盎司的近四個高位附近盤整,早些時候朝鮮曾再度試射導彈,令朝鮮半島緊張情緒升溫。上周五(5月26日)盡管美國靚麗的數據推高美元,但政治不確定性促使投資者選擇黃金,而不是股票等風險更大的資產,金價當天大漲1%,盤中觸及1269.75美元/盎司的近四周高位。本周市場將迎來一係列重要經濟數據的洗禮,其中包括萬眾矚目的美國非農數據。不過分析師稱,黃金的技術動能與持續的地緣政治衝突仍將主導市場情緒。 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