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位置:首頁 > 資訊 > 機構觀點 > 認識心理賬戶 反思入場目標

認識心理賬戶 反思入場目標


作者:管理員 來源:國鑫黃金2014-07-29 【字體:

甚麼點位入場,多大倉位合適?相信很多人都能給出充分且合理的理由。然而,到底是甚麼原因讓那些信心滿滿、觀點鮮明的投資者在目標出現後卻猶豫不決的呢?其實,這是心理賬戶在作祟。

甚麼點位入場,多大倉位合適?相信很多人都能給出充分且合理到無懈可擊的理由。看上去這個問題似乎不是甚麼新東西,不該在討論範圍了。但是,如果耐心觀察,你會發現那些信心滿滿、觀點鮮明的投資者在目標出現後卻時常猶豫不決,這讓人很費解,不是看得很清楚嗎?是甚麼讓這些“理性的人”患得患失的呢?

不得不說,理性是一種不著邊際的東西,有些人堅信自己是理性的,從而理直氣壯地做出判斷,然而正是這份對自己理性的過度信賴導致了他們日後的失敗。

不難看出,正視人性已經成為大家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問題。關於甚麼位置入場,我們暫且將理性邏輯放在一邊,先去認識下潛藏在我們內心深處的心理賬戶吧。

一、心理賬戶的魔力

1980年,芝加哥大學著名行為金融和行為經濟學家理查德·薩勒(RichardThaler)首次提出"PsychicAccounting(心理賬戶)"概念。1981年,丹尼爾·卡內曼和特沃斯基在對"演出實驗"的分析中使用"PsychologicalAccounting(心理賬戶)"概念。1984年,他們認為"心理賬戶"概念用"mentalaccount"表達更貼切。卡內曼於2002年10月9日,被授予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將心理學的深入分析融入到了經濟學中,從而為一個嶄新的經濟學研究領域奠定了基礎"。

1981年,卡內曼和特沃斯基在《科學》雜誌發表論文,研究人們決策判斷過程的認知心理規律,文章介紹了"演出實驗"。

決策情境1:你打算去劇院看一場演出,票價是10美元,在你到達劇院的時候,發現自己丟了一張10美元鈔票。你是否會買票看演出?

決策情境2:你打算去看一場演出而且花10美元買了一張票。在你到達劇院的時候,發現門票丟了。如果你想看演出,必須再花10美元,你是否會買票?

卡內曼和特沃斯基調查顯示:在決策情境1中,88%的調查對象選擇會;12%的調查對象選擇不會(調查對象為183人);在決策情境2中,46%的調查對象選擇會,54%的調查對象選擇不會(調查對象為200人)。

如果我們從金錢的角度上去看,兩種情境下,他們所損失的金額是一樣的,都是10美元,隻是一個是以現金形式丟失,而另一個是以電影票形式丟失,為甚麼會導致決策上的差異呢?他們認為,兩種實驗情境出現明顯不同結果的原因在於,在考慮情境1的決策時,人們把丟失的10美元鈔票和看演出的10美元分別考慮,而在情境2中,則把已經購買演出票的錢和後來買票的錢放在同一個賬戶來看待,認為如果看這場演出,則需要花費20美元,一部分人覺得"太貴了",於是改變自己的選擇。

經濟學家假設資金是可以替代的,但在心理賬戶的資金分類中,該假設卻不一定成立,金錢並不總是可以替代的,不同的心理感受會影響人們的決策,這一結論很重要,尤其對從事金融投資的人們而言,這一現象在決策過程時常伴隨出現。

二、目標價位的得失

聰明的人能從自己失誤中總結、提煉經驗教訓,而智慧的人則能從別人的錯誤中去發現真理。反思與借鑒一直是我們提升認知的重要途徑。心理賬戶毋庸置疑是存在的,那麼在交易中,我們該怎麼觀察它對我們行為的影響呢?我們不妨從一些假設情境開始。

決策情境3:假設你認為白銀3730有支撐,是做多的理想位置。但麵對目標價位時,你略作猶豫,價格已經在觸及3730後回升至3760,請問你是馬上入場做多,還是等價格回落至3730再做多?

決策情境4:假設你認為白銀3730有支撐,是做多的理想位置。但麵對目標價位時,你略作猶豫,價格已經跌破了3730,現在價格是3700,請問你是馬上入場做多,還是等價格回升至3730再做多?

在決策情境3中,人們傾向於等回落至3730再做多,因為他們認為如果現價3760做多,比錯過的目標位多付出了30個點的成本;在決策情境4中,人們傾向於現價3700做多,因為他們會認為比預期的目標多贏得了30個點的交易成本。

當人們形成判斷之後,就已經為這筆交易開啟了"心理賬戶",目標價位出現後,大家的注意力都開始轉向了這個"心理賬戶"的變化,所以當目標位出現後,人們時常猶豫不決。在上述的決策3中,價格向有利於判斷方向上運行,但由於對入場價位患得患失的心理,人們很容易錯過機會;在決策4中,價格向不利於判斷的方向上運行,但由於心理賬戶上已經"占便宜"了,反而會更加積極的入場。

三、目標倉位的輕重

相對於入場目標價位的判斷,在入場倉位選擇上,也可能會存在同樣的問題。

決策情境5:假設你判斷白銀3730是理想的做多位置,在價格出現時,為謹慎起見,你以預定計劃的一半倉位入場了,此時價格升至3760,請問你是馬上兌現另一半預定倉位,入場做多,還是等價格回落至3730再做?

決策情境6:假設你判斷白銀3730是理想的做多位置,在價格出現時,為謹慎起見,你以預定計劃的一半倉位入場,此時價格跌至3700,請問你是馬上兌現另一半預定倉位,入場做多,還是等價格回升至3730再做?

在決策情境5中,人們會傾向於等待價格回落再補多單,他們會認為如果現價補多,比預定的目標位多"支付"了30個點的成本;而在決策情境6中,人們傾向於現價補多,他們認為相對於預定的目標位,多"贏得"了30個點的成本優勢。這一現象的進一步擴展,就是大家時常能看到的:虧損加倉很積極,而盈利加倉卻表現的極為謹慎。

認為自己能理性看待行情並作出合理選擇的想法是幼稚的,對於入場目標問題,當你做出判斷和計劃時,就已經為自己開設了心理賬戶,無論是目標價位,還是目標倉位都會傾向去以心理賬戶衡量得失,而忽略了理性看待行情本身。

如果你做出決策時,有類似的情境存在,更關注如何達到現狀的,而不是去關注現狀本身,那麼就需要很強的自製力,才能專注的向前看,而不是為了過去發生的事情而沾沾自喜或痛苦焦慮。放下心中的執念,去交易你所看到的,而不是你所想的,你就會發現交易會綻放出它不同的另一麵。



免責聲明:此消息為鑫匯寶原創或轉自合作媒體,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倫敦金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