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位置:首頁 > 資訊 > 策略研究 > 美聯儲6月加息預期小幅升溫,金價短線仍有回調風險?關注美國債務上限談判

美聯儲6月加息預期小幅升溫,金價短線仍有回調風險?關注美國債務上限談判


作者:管理員 來源:鑫匯寶2023-05-09 【字體:

美聯儲調查顯示政策緊縮程度似弱實強,市場對美聯儲6月份再次加息的預期小幅升溫,給美元提供支撐,美債收益率也持續反彈,金價短線仍麵臨一定的回調風險。不過,本交易日需要繼續關注美國債務上限的相關消息,美國總統拜登據稱與美國國會的四位領導人在白宮就債務上限問題舉行會議。此外,需要關注美聯儲官員的講話。

周二(5月9日)亞洲時段,現貨黃金窄幅震蕩,目前交投於2022.27美元/盎司附近,雖然美國債務違約危機擔憂仍給金價提供避險支撐,但美聯儲調查顯示政策緊縮程度似弱實強,市場對美聯儲6月份再次加息的預期小幅升溫,給美元提供支撐,美債收益率也持續反彈,令多頭有所顧忌。

道明證券(TD Securities)的大宗商品策略師Daniel Ghali表示,“市場實際上隻是在消化掉上周五非農就業報告的影響,”他指的是,在數據公佈前,金價一度較紀錄高位僅差約2%。

然而,Ghali補充說,經濟衰退的前景可能會使市場為美聯儲未來的降息定價,這應該會導致“全權交易者將資金部署在黃金上”。當利率下降並減少來自其他資產的競爭時,非孳息黃金對投資者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市場更多目光聚焦在周三將出爐的美國4月份CPI數據,市場預計環比上漲0.5%,核心CPI預計同比上漲5.5%,仍遠高於美聯儲2%的通脹目標,這可能會令限製金價短線的上行空間。

本交易日需要繼續關注美國債務上限的相關消息,美國總統拜登據稱與美國國會的四位領導人在白宮就債務上限問題舉行會議。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周一表示,如果國會不能提高31.4萬億美元的聯邦債務上限,將對美國經濟造成巨大打擊,並削弱美元作為世界儲備貨幣的地位。

此外,本交易日需要關注美聯儲理事傑斐遜和紐約聯儲主席威廉姆斯(美聯儲三號人物、永久票委)的講話。

美聯儲調查:政策緊縮程度似弱實強

美聯儲對銀行信貸專員的調查顯示,美國企業和家庭的信貸狀況在今年頭幾個月繼續收緊,但這一結果似乎體現了美聯儲貨幣緊縮政策的累積影響,而不是3月矽穀銀行倒閉後一些人擔心的那種斷崖式信貸下降。

美聯儲的季度高級貸款專員意見調查(SLOOS)是最近銀行倒閉潮以來公佈的衡量整個銀行業信心的首批指標之一。該調查顯示,46.0%的銀行收緊了針對大中型企業的一類關鍵商業貸款的信貸條件。在1月的上一次調查中,這一比例為44.8%。這標誌著一個幅度較小,且循序漸進的改變。

對於小型企業來說,貸款條件收緊的程度略勝大中型銀行,46.7%的銀行表示現在的信貸條件更加嚴格,而上次調查時為43.8%。

銀行報告稱,與三個月前相比,各種規模的企業信貸需求都有所減少。

信貸獲得情況可能隻是改變的一部分,銀行也報告稱,他們正在限製貸款規模,並提高借貸成本。

消費者方麵,銀行表示,對信用卡、汽車和其他形式的家庭信貸的需求仍普遍疲軟,但並未達到去年底的程度。例如,總體而言,銀行提供消費分期付款貸款的意願有所減弱,還限製了汽車貸款的規模

“這不是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考慮到銀行業的壓力,標準貸款收緊可能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嚴重,”摩根大通首席美國經濟學家Michael Feroli寫道。但貸款需求下降,特別是超過一半的銀行看到想要借錢的小企業數量減少,“似乎描繪了一幅前景黯淡的圖景”。

信貸收緊還反映出,在經濟前景疲軟的情況下,銀行對保存資本和有必要保持充足流動性的擔憂略有增加。美聯儲在報告調查結果時表示,中型銀行似乎尤其捉襟見肘。

“作為預期2023年剩餘時間收緊貸款標準的理由,銀行最常提及的幾點包括,預計其貸款組合的信貸質量和客戶抵押品價值惡化、風險容忍度下降、以及擔憂銀行的資金成本、銀行流動性狀況和存款外流,”調查稱。“與大型銀行相比,中型銀行更為頻繁地報告對其流動性狀況、存款外流和資金成本的擔憂。

自3月初矽穀銀行倒閉以來,以及在目前地區性銀行可能普遍麵臨壓力的情況下,這份季度貸款專員調查意義尤其重大。

自2022年3月以來,美聯儲一直在激進提高利率以控制通脹,其中一個主要方式就是增加企業和家庭的借貸成本,阻止重大投資和購買。從開始加息到現在,過去三份SLOOS調查顯示,收緊貸款標準的銀行的淨比例在上升

不過,決策者不希望信貸緊縮到導致經濟衰退的程度。

美聯儲在上周召開政策會議時已經掌握了最新的調查結果,雖然決策者一如預期加息25個基點,但他們也釋放了將暫停行動的信號--可能出現的信貸衝擊的影響仍有待確定。

“3月初銀行業出現的緊張狀況似乎正在導致家庭和企業的信貸條件進一步收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周三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反過來,這種信貸狀況收緊可能會對經濟活動、招聘和通脹產生影響。這些影響的程度仍然不確定。”

經濟學家預期未來幾個月信貸將進一步收緊,SLOOS調查是判斷未來銀行信貸情況可能如何演變的一個領先指標。

例如,收緊大中型企業商業貸款標準的銀行的淨比例是一個受到密切關注的調查結果。在覆蓋4-6月的這項調查中,這一比例為24%,而到了大致涵蓋最後三個月的調查中,已升至45%。

研究SLOOS調查的經濟學家表示,收緊貸款標準的銀行占比不斷上升會逐漸導致經濟活動放緩,甚至可能是經濟衰退的前兆。

“就像美聯儲加息一樣,收緊貸款標準對經濟的影響,有一個漫長且多變的滯後期,”Piper Sandler & Co的首席投資策略師Michael Kantrowitz周一寫道。“本次調查確認銀行收緊了貸款標準,進一步推高了出現經濟衰退的幾率。”

美聯儲稱美國銀行業看起來能經受住最近的動蕩考驗

美聯儲周一表示,美國銀行業總體上似乎有能力經受住最近的行業動蕩,但這一經曆仍可能在未來對信貸狀況產生影響。

美聯儲在其半年度金融穩定報告中表示,銀行的總體融資風險仍然較低,企業仍有充足的流動性。此外,美聯儲表示,如果出現進一步壓力,美國銀行監管機構在3月份矽穀銀行和Signature銀行突然倒閉後采取的額外政策措施應該會繼續支持該系統。

美聯儲稱,“美聯儲準備應對可能出現的任何流動性壓力,並致力於確保美國銀行體係繼續發揮其重要作用,”

不過,美聯儲指出,在總部位於加州聖克拉拉的矽穀銀行和總部位於紐約的Signature銀行倒閉之後,存在溢出效應擔憂,但聯儲堅持認為,導致這些區域性銀行倒閉的問題並沒有在整個銀行業廣泛出現,並稱這兩家銀行嚴重依賴無保險存款,從這方麵看屬於“極端個例”。

美聯儲古爾斯比稱“感覺”到信貸狀況正開始收緊

芝加哥聯儲主席古爾斯比周一表示,他“感覺”到信貸狀況正開始收緊,並正密切關注美聯儲稍晚將公佈的有關信貸狀況的關鍵數據。

古爾斯比在接受采訪時重申了他的觀點,即現在確定美聯儲在6月的下一次會議上應該做出何種利率決策還為時過早,因為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信貸緊縮推動經濟放緩的程度。

他還表示,“我們應該格外注意債券市場上與債務上限相關的問題。”

“如果對美國國債有懷疑,擔憂將重新引發銀行壓力,”他稱。“唯一的選擇是提高債務上限。”

美元小幅反彈,市場聚焦周三出爐的美國通脹數據

美元兌一籃子貨幣周一小幅走高,擺脫了早些時候的疲軟,守住了近三周低點附近支撐,收盤上漲0.11%,收報101.40附近,因為交易員將注意力從一項毫無意外的貸款狀況調查結果轉移到其他經濟數據上,這些數據可能為美聯儲的加息路徑提供新的線索。周二美元指數延續反彈走勢,一度上漲0.14%至101.53附近。

美聯儲對銀行貸款專員進行的季度調查顯示,銀行繼續收緊信貸,對商業貸款的需求減弱。

“人們現在終於能夠隻關注通脹報告,這可能是我們看到美元走強的原因。”OANDA駐紐約的高級市場分析師Ed Moya表示。

Moya稱,信貸緊縮可能會持續下去,這可能證明經濟衰退的說法是合理的,並使美聯儲決策者在發表講話時預計軟著陸可能是不可能的。“但我認為這份報告支持了這樣的觀點,即貸款需求疲軟主要是因美聯儲激進加息所致。”

美聯儲上周加息25個基點,但在未來是否加息的問題上比其他央行略顯謹慎,放棄了未來有必要進一步降息的指引。

因此,利率期貨交易員現在預計美聯儲大概率不會在6月份加息,而聯邦基金利率將在今年晚些時候下降。美聯儲的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目前為5%-5.25%,自2022年3月以來已從0%迅速上升。

不過,利率期貨也顯示,美聯儲6月份加息概率已經升至25%附近,而在上周美聯儲利率決議後,市場預計美聯儲6月份降息的概率一度升至10%以上。

高盛加入巴克萊陣營 不看好美聯儲年內大幅降息

繼巴克萊之後,高盛美國利率策略師也建議客戶為美聯儲今年不會大幅降息做好準備。

與美聯儲會期掛鉤的互換合約價格顯示,市場預期政策利率到年末會比目前水平低約70基點。

而Praveen Korapaty等高盛策略師建議投資者做12月互換合約支付方,押注利率會上升。

他們在一份報告中說,從曆史上看,當美聯儲進行了一係列加息(上周是2022年3月以來第10次加息)會在後麵兩次會議上維持利率不變,接下來六個月裏最常見的後續做法是美聯儲按兵不動。該行認為,以上曆史觀察結果“與市場消化的降息背道而馳”。

渣打集團行政總裁:美國經濟不太可能出現大的衰退,但可能負增長

渣打集團行政總裁溫拓思(Bill Winters)周一表示,他認為美國不太可能出現大的衰退,儘管有可能出現一段時間的負增長。

“我認為這不是美國經濟大規模下滑的問題--我認為那是非常、非常不可能的,”溫拓思在迪拜的會議上表示,並補充說美國經濟“極其強勁”。

“但它也有高通脹問題,而且利率要麼會保持在高位,要麼甚至在某個時候會更高......直到經濟放緩。現在這是否會導致我們進入一個大的經濟衰退?我認為不太可能。會有一段負增長的時期嗎?是的。”

他說,在美國三家地區性銀行倒閉之後,渣打銀行的信貸委員會“根本沒有收緊”。

“在這段全球焦慮的時期,我們是存款的淨接收者,我們有超級強勁的資本狀況和非常強大的流動性狀況,”他說,儘管該銀行需要密切關注監管的變化。

溫拓思說,“處於風暴中心”的美聯儲做得不好。

他說,“美國的被動反應是完美的,”有效地阻止了危機。他補充說,理想的做法是提前向“受到挑戰的銀行”提供流動性。

“我並不擔心美國或瑞士銀行業的問題...我並不真的擔心它會蔓延到全球經濟活動中,”他說,並稱他“對海灣地區非常樂觀”。

關於利率,當被問及最壞的情況時,溫拓思說“我不知道”,但他補充說,他的銀行“現在和一段時間內”都專注於5.25%。

對銀行業的樂觀情緒推動收益率上升,關注本周新債供應

美國國債收益率周一上漲,因市場愈發樂觀的認為美國地區銀行系統最嚴重的壓力可能已經過去,美國財政部本周將發售960億美元的新債供應。

上周五美國地區銀行股反彈,對美國國債的避險需求減弱,而強於預期的4月就業報告也提振了投資者的情緒。地區銀行股在周一早些時候擴大了漲幅,然後反彈失去了動能。

“有一些信心,認為我們可能已經度過了地區銀行方麵最糟糕的時期,”BMO Capital Markets駐紐約的美國利率策略主管Ian Lyngen表示,同時,“儘管世界上發生的這一切”,對股票的持續需求也導致收益率上升。

銀行和投資者也在為本周的新債供應做準備,其中包括周二400億美元的三年期國債,周三350億美元的10年期國債和周四210億美元的30年期國債。

Lyngen說,這些標售“將測試投資者在這些水平上對國債供應的需求”。

周一的一大批公司債發售也對債市產生了影響。

10年期美債收益率周一上漲7個基點,報3.519%,為連續兩個交易日收漲,上周四曾跌至3.296%的一個月低點。該收益率保持在4月6日觸及的七個月低點3.253%之上。

兩年期美債收益率周一上漲9個基點至4.012%。

將於周三公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數據是本周美國經濟的主要焦點,投資者試圖判斷價格壓力是否會繼續緩解,或保持在可能促使美聯儲繼續加息的水平。

投資者還關注國會是否會及時提高債務上限以避免災難性的違約。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周日發出嚴厲警告,稱如果國會不能就債務上限采取行動,可能會引發一場“憲法危機”,也將使聯邦政府的信用受到質疑。

耶倫警告說,如果在6月初之前不提高債務上限,可能對金融市場造成影響。她曾表示,屆時聯邦政府可能沒有錢來支付賬單。

美財長耶倫稱若國會沒有提高舉債上限,根本“沒有好的選項”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周一表示,如果國會不提高31.4萬億美元的聯邦舉債上限,將對美國經濟造成巨大打擊,並削弱美元作為世界儲備貨幣的地位。

耶倫表示,如果不提高舉債上限,拜登總統將被迫就如何使用財政部的資源做出決定,但並“沒有好的選項”。

她稱,拜登希望建立一個與國會共和黨人在這些議題上進行討論並作出讓步的程序,但不會在頭被“槍”頂著的情況下這麼做。

分析師:管是否衰退,美國經濟正在失去動力

在大多數國家,經濟衰退被非正式地定義為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連續兩個季度出現負增長。

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NBER)將經濟衰退更靈活地定義為“經濟活動顯著下降,並在整個經濟中擴散且持續幾個月以上”。

NBER在其網站上解釋說:“由於衰退必須廣泛地影響經濟,而不是局限於一個部門,所以委員會強調反映經濟活動情況的整體經濟指標。”

這些指標包括扣除轉移支付的實際個人收入(PILT)、非農就業、家庭就業、實際個人消費支出和工業生產,等等。

即使有了這套指標,NBER也往往在經濟衰退開始幾個月後才確定經濟已經發生衰退,而在一些經濟滑坡接近於衰退的時候卻沒有宣布衰退。

根據最近的數據,美國經濟目前處於周期中期嚴重階段性疲弱和周期結束後正式衰退之間的門檻上。

在美國經濟的工業方麵,包括製造業和貨運業,已經處於明顯和長期的低迷狀態,很可能達到衰退的門檻。

月度商業調查顯示,自2022年11月以來,製造業活動一直在收縮,集裝箱貨運、柴油消費和工業電力銷售的下降也證實了這種下滑態勢。

但同樣的調查顯示,規模大得多的服務業仍然顯示有微弱的增長,使整個經濟至今沒有陷入衰退。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4月份的服務業指數為51.9(報告活動擴張的企業多於收縮的企業),而製造業指數僅為47.1。

這兩個部門之間的差異比表麵上要小:在整個經濟周期中,服務業指數通常高於製造業指數,但兩者的變化方向大致相同。

4月份,ISM服務業指數在1997年以來的所有月份中僅處於第15個百分位,而製造業指數僅處於第9個百分位。

如果說製造業已經陷入了衰退,那麼服務業目前隻是剛好避免衰退。

到目前為止,消費者支出的增長已經幫助抵消了企業投資的急劇減速,以及通過暫停或減少新訂單來拉低過剩庫存的努力。

家庭得以維持支出,因為就業增加、薪資的生活成本調整(COLA)、以及減稅措施,都帶動了收入增長。

2023年1-3月,扣除轉移支付的實際個人收入(PILT)較上年同期增加了1.7%,與2022年第二季0.3%的增速相比明顯加快。

汽油價格下跌緩解了家庭預算的一些壓力。儘管增速放緩,但製造業和服務業的就業仍在增加,支持了收入。

同時,利率仍在上升,在區域銀行危機之後,家庭和企業的信貸環境將收緊。

經濟學家Robert Shiller將經濟衰退比作“敘事”,它在經濟中的傳播方式與疫情類似。這種說法沒那麼正式,但抓住了要點。(《敘事經濟學》,Shiller,2017年)

與經濟衰退相關的一些敘事在過去九個月中變得更加普遍,可能預示著商業周期的進一步放緩。

許多知名企業已經轉而關注效率、成本控制和利潤率,而不是增長。至少對某些經濟部門來講,投資正在放緩,裁員變得更加普遍。

經濟中的一個亮點是非農就業增加,但增幅也在放緩,而且有跡象表明勞動力市場開始冷卻。每周初請失業金人數已經從2022年第三季度的數十年低點開始上升。

分析師指出,雖然對單個家庭或公司來說,更謹慎地支出是理性的做法,但總和起來就會導致衰退。

近幾十年來,經濟衰退和周期中的疲軟階段通常會促使央行降息以刺激支出。但隨著失業率處於數十年低點,就業成本上升,經濟中的閑置產能有限,央行決策者可能會優先控制通脹、而非支持增長。

德商銀行:由於麵臨債務上限風險,美元漲幅有限

德國商業銀行外匯分析師Leuchtmann在一份報告中說,風險平衡預測表明,美國國會將就提高債務上限達成協議,但這方麵的不確定性可能會讓交易員對目前過度押注美元持謹慎態度。如果國會議員未能就債務上限達成一致,美元的後果將是“戲劇性的”。

Leuchtmann說:“任何考慮美元風險的人都必須權衡可能性與後果,違約風險可能是美元目前幾乎沒有升值潛力的原因之一”

德商銀行外匯和商品研究主管Ulrich Leuchtmann認為,目前有充分理由對做多美元持謹慎態度。越來越清楚的是,當談到迫在眉睫的美國債務上限時,“最後總是好的”的說法沒有什麼用。那些向我們講述“最後總是好的”故事的經濟學家和政治分析家,與那些必須管理美元風險的人有天壤之別。如果這些經濟學家和政治分析家錯了,對他們的影響微乎其微。

因此,從他們的角度來看,押注概率最高的情況才是理性的。但如果這一點出錯,美元的潛在衝擊將是巨大的。任何關注美元風險的人都必須權衡可能性與後果。違約風險是如此關鍵,以至於可能會讓許多投資者變得更加謹慎。這可能是美元目前幾乎沒有走強潛力的原因之一。

歐洲央行首席經濟學家連恩:歐元區通脹今年將放緩,但目前仍處於高位

歐洲央行首席經濟學家連恩(Philip Lane)周一表示,今年歐元區通脹將會大幅放緩,但目前價格漲幅仍處於高位,包括核心商品和服務的價格。

歐洲央行在過去七次會議上連續加息,但上周放緩了加息步伐,理由是大量政策緊縮的影響尚未體現出來,整體通脹在去年秋季觸及兩位數後已經有所回落。

“今年晚些時候將會出現大幅度通脹放緩,(但)目前尚不明顯,”連恩在新經濟論壇(Forum New Economy)在柏林組辦的一次講座中說,“我們(看到)通脹勢頭仍十分強勁......食品和核心通脹動能猶在。”

連恩認為,能源價格大幅下降和供應瓶頸緩解應該會加快通脹回落的勢頭,而作為去年關鍵價格驅動因素的企業利潤率應該也會下降。

“今年(企業)預計利潤率會大幅下降,因為他們可能會麵臨成本增加,包括勞動力成本增加,但他們無法同步提高價格,因為需求正在正常化,”連恩說。

歐洲央行預計,到第四季度通脹率將會降至3%以下,但隨後可能還需要近兩年時間才能降至該行2%的目標。

一些政策制定者質疑這一預測,認為通脹可能保持在歐洲央行的目標之上。

導致通脹回歸目標的過程如此漫長的一個關鍵原因是,名義工資增長可能在數年內保持相對強勁,工人將找補回因通脹損失的收入。

“勞動力市場一個非常基本的當務之急是重建實際工資,”連恩說,“這將是一個持續數年的過渡階段,幫助解釋為什麼通脹不會立即回落到2%。”

整體來看,歐元區仍處於高位,未來仍有一定的加息壓力,英國央行本周也將加息,市場對美聯儲6月份再次加息的預期也小幅升溫,這意味著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將繼續增加,而美元和美債收益率的反彈也令金價承壓,短線金價仍有一定的回調風險,關注布林線中軌20006.62和2000關口附近支撐。不過,對美國債務違約危機的擔憂和對美聯儲年內將降息的預期,料將限製金價的回調空間,中線金價仍有震蕩走高的機會。




免責聲明:此消息為鑫匯寶原創或轉自合作媒體,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倫敦金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