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位置:首頁 > 資訊 > 金銀日評 > 淩晨鷹鳴推升美指,區間承壓耐心低多!

淩晨鷹鳴推升美指,區間承壓耐心低多!


作者:管理員 來源:鑫匯寶2025-10-30 【字體:

摘要:周四(10月30日)現貨黃金小幅上漲,周三黃金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過山車行情。鮑威爾鷹派轉向、美元與美債收益率走強形成雙重壓制,而貿易博弈不確定性與全球政策變量仍存博弈空間。短期來看,若中美會晤無實質利好落地且12月降息預期繼續降溫,金價或進一步下探55日均線3763美元附近支撐;投資者需重點關注美聯儲官員後續表態、中美貿易談判結果及歐日央行決議,當前市場對政策信號的敏感度已顯著提升,任何邊際變化都可能引發金價劇烈波動。

1、倫敦金

周四(10月30日)現貨黃金小幅上漲,周三黃金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過山車行情。鮑威爾鷹派轉向、美元與美債收益率走強形成雙重壓制,而貿易博弈不確定性與全球政策變量仍存博弈空間。短期來看,若中美會晤無實質利好落地且12月降息預期繼續降溫,金價或進一步下探55日均線3763美元附近支撐;投資者需重點關注美聯儲官員後續表態、中美貿易談判結果及歐日央行決議,當前市場對政策信號的敏感度已顯著提升,任何邊際變化都可能引發金價劇烈波動。

圖片52.png

(倫敦金日線圖)

美聯儲政策落地是行情逆轉的核心推手。儘管如期將基準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3.75%-4.00%目標區間,但鮑威爾對12月進一步寬鬆的謹慎表態打破市場對"鴿派"的預期。他明確表示:"12月降息絕非板上釘釘,貨幣政策並不在預設軌道上",並強調委員會內部對未來路徑分歧強烈。市場反應立竿見影:12月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從講話前的95%驟跌至67.9%;美元指數大漲0.42%收報99.13,盤中最高觸及99.35(10月15日以來新高);10年期美債收益率尾盤飆升8.6個基點至4.081%(6月6日以來最大單日漲幅),兩年期收益率同步上漲10.8個基點至3.602%(一個月高點)。美元與美債收益率雙升直接推高黃金持有成本,成為金價承壓的關鍵因素。值得關注的是,美聯儲同步宣布12月起將MBS到期資金全部再投資於國庫券,正式結束量化緊縮(QT)政策,但這一"流動性利好"被鷹派表態完全覆蓋。

當前市場核心焦點轉向10月30日中美領導人首爾會晤。若貿易談判未能取得突破性進展,或為金價提供短期避險支撐;反之,若談判進展樂觀疊加12月降息預期持續降溫,金價恐麵臨更大下行壓力。此外,日本央行與歐洲央行今日將公佈利率決議,儘管市場普遍預期維持政策不變,但任何意外"鷹派"表態均可能加劇全球市場波動。

黃金市場正處於關鍵決策節點:鮑威爾鷹派轉向、美元與美債收益率走強形成雙重壓制,而貿易博弈不確定性與全球政策變量仍存博弈空間。短期來看,若中美會晤無實質利好落地且12月降息預期繼續降溫,金價或進一步下探55日均線3763美元附近支撐;投資者需重點關注美聯儲官員後續表態、中美貿易談判結果及歐日央行決議,當前市場對政策信號的敏感度已顯著提升,任何邊際變化都可能引發金價劇烈波動。

圖片53.png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四小時圖看,金價自4381高點回落後在4000—4100區間整理。結構上呈“低高點—低低點”的弱勢震蕩,4100與4145構成上方密集阻力;下方4004為近期樞軸,曾伴隨長下影,承接力度可見,其下則關注3945的階段性支撐。指標方麵,MACD仍在零軸下方但綠柱縮短,空頭動能邊際減弱;RSI徘徊35附近,顯示偏弱但未極端。綜合而言,價格更像在3945—4145間構築區間,後續觀察能否有效收復4100及動能配合,再判斷節奏是否由弱轉穩。

操作思路:

(1)關注3933—3934做多,止損3920,目標3977—4030.

2、倫敦銀

圖片54.png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白銀市場昨日開盤在46.903的位置後行情小幅拉升給出47.21的位置後行情強勢回落,日線最低,到了45.494的位置後行情強勢拉升,日線最高觸及到了47.255的位置後整理,日線最終收線在了47.028的位置後,日線以一根下影線極長的啟明星形態收線,而這樣的形態收尾後,日內短線保持區間低多的思路。

操作思路:

(1)關注46.80附近做多,止損46.50,目標48.50—49.20。

今日(10月30日)關注數據:

圖片55.png

免責聲明:

本文中對市場的分析、預測和信息建議僅供投資者參考和借鑒,公司分析師與相關產品的價格漲跌不存在任何利益關係,據此入市給投資者帶來的盈利或虧損與公司分析師無關。


本文版權為鑫匯寶貴金屬有限公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已經屬本公司書面授權用戶,在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鑫匯寶”。未經授權刊登或者轉載本文的,本公司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免責聲明:此消息為鑫匯寶原創或轉自合作媒體,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倫敦金投資建議。